新闻检索: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协会章程 | 港口简介 | 理事机构 | 协会信息 | 政策法规 | 港口知识 | 在线咨询 | 正在办理 | 导航栏目管理
 
热门新闻
 
 
智慧港口来了?自动化码头成本与可行性存疑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13 11:4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彭苏平  航运公司、码头运营商和一众港口设备供应商共同来了场“头脑风暴”。

11月7日,在上海振华重工(600320.SH)主办的全球码头智能化解决方案论坛上,业内人士共同探讨了智能化码头乃至智慧港口的解决方案和发展方向。

振华重工是知名港口机械制造商,2002年开始推广其自动化码头设备。今年12月,备受瞩目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将投入试运行,振华重工承接了其全部港机设备的研发制造及安装调试。

在港航圈人士看来,智慧港口不等于自动化码头,智慧港口的外延更加广泛,自动化码头则是智慧港口的重要标志,而作为一种未来港口的发展愿景,智慧港口的内涵还有待挖掘。

尽管如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自动化、智能化的时代已经来临,码头和港口作为现代物流的关键节点,在推动物流智能化、便利化和普及化的过程中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智慧港口设想

11月8日,振华重工组织参观了洋山四期码头。

这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全自动化码头,人称“魔鬼码头”,因为整个码头没有工作人员,所有设备都在计算机控制下,实现自动运行、共同协作,完成集装箱的转运。

振华重工介绍,自动化码头主要由两套关键系统构成:码头操作管理系统TOS和设备管理系ECS,它们可以自动编制作业流程,预设集装箱的堆放位置,指定转运集装箱的设备,并将指令下发至岸桥、AGV(自动引导运输车)、场桥等子系统。

在传统的码头中,岸桥、场桥以及物流运输车上都有司机,而全自动化码头能够实现自动化远程操控,减少人力成本七成以上,效率提升30%。

以货物到港时为例,岸桥上的SPSS船型扫描系统,以及OCR识别系统,可完成自动卸船任务。

集装箱到堆场后,会有AGV快速准确地移动到目标位置,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传感器扫描目标,进行精准抓放,完成堆箱作业;无运输任务时,自动化设备将自动理箱,以最大化提高效率。

地面作业的AGV可实现自动避让功能,当行驶路线中出现障碍物,智能单机导航系统将在第一时间重新规划路线,确保现场安全。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AGV们还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行。

不过,为了减少污染,AGV全部采用电力驱动,为保证全天候作业,洋山四期码头还专门配备了亚洲唯一的AGV自动换电站,每6分钟就可以完成一辆AGV的电池更换工作。

自动化码头仅仅是智慧港口建设的一个缩影。未来的智慧港口什么样?作为一个业内人士畅想的概念,它的关键词有很多:除了自动化,当下最时兴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也被赋予了想象空间。

在振华重工的设想中,未来的港口都将是自动化、智能化的,所有港口设备的背后,都会有强大的物联网,港口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将会与整个行业、社会全面互联,形成完整的物流生态圈。

在上海海事大学教授、物流学专家宓为建看来,智慧港口作为一个发展愿景,其内涵有待挖掘,但是“智慧”可以是多元的,未来的智慧港口将更高效、更安全、更绿色,在多个层面实现全面智能化。

他认为,智慧港口或智慧码头并不一定是自动化码头。“智慧码头有一套评价指标:环境更友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使用更舒适。可能一个码头不是全自动化的,但如果能做到这些,我认为也是智慧码头。”

码头运营商则更想通过新型技术形态实现全程智能化运作。“所谓的智慧港口,就是码头前沿的操作系统,到码头的业务系统,再到码头管理系统,乃至港口集团层面的决策系统,都能够一体化平台运作。”招商局港口副总经理李玉彬说道。

他还表示,相比于码头,港口是个更复杂的生态系统,参与方和系统和平台都更多,但是本质而言,智慧港口还应该是围绕客户关注的时间和成本,提供更优的服务,最终解决的是贸易便利化问题。

建设自动化码头存在分歧

什么时候应该建设和发展智慧港口?

港口的建设无疑与宏观经济、海运市场情况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港口、码头自身的体量和规模密切联系。实际上,哪怕是一个改扩建项目,也有可能“反反复复,十几年拿不定主意”。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600018.SH)副总裁方怀瑾表示,智慧港口是适应城市发展的产物,目前选择尝试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就是恰逢其时,否则发展就会碰到瓶颈。

上海港是全世界集装箱吞吐量最高的港口,国际班轮航线遍及全球主要航区,已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100多个主要港口建立了密切联系。2016年,吞吐量达3713万TEU,连续7年登顶。

方怀瑾称,自动化码头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以洋山四期的码头条件,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只能建设一个(年吞吐量)400万-500万标箱的码头,但是运用最新的智能码头方案,可以造到600万以上。

“这是上海最稀缺、最不可再生的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方怀瑾感慨于技术带来的巨变。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港口运营商而言,智慧港口,或者说当前阶段的自动化码头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是首先要考虑的两个因素。

李玉彬就坦言,他们内部对智能码头建设还持有不同意见。一方面的原因就是,作为投资商,何时收回成本需要细细考量。

“地区发展存在不平衡,上海有很紧迫的需求,但在其他地区,或许就没有那么紧迫,这与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全球范围内这样的特征就更加突出了。”李玉彬说,“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土地要素成本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下超前消费自动化码头是不必要的。”

另一方面,可行性在不同区域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也就是说,并不一定每个地方都具备足够的技术条件。例如,在非洲的港口和码头,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全面,包括通讯,仍在使用1G、2G网络,在这种环境下建设自动化码头显然会花费极高的成本。

成本高的确是自动化码头建设的一大“痛点”。尽管没有具体数额,但是对大多是港口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至少没有小到让运营商们毫不犹豫地投钱进去。

对此,振华重工董事长朱连宇表示,从青岛港的反馈情况来看,最起码“不是不可承受”,而且长久来说是经济适用的,有助于码头提升容量和吞吐量。

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是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振华重工为其提供了7台岸桥、20台场桥和38台AGV,以及码头的设备控制系统(ECS)。

尽管智慧港口目前还只停留在概念中,但对于码头建设的智能化趋势,业内却基本达成一致。“万物互联已经降低了自动化码头的建设成本,智慧港口建设已在路上,毫无疑问。”发言中十分“谨慎”的李玉彬也如是表示。


 
版权所有:中国港口  维护单位:铜陵市港口协会   沪ICP备05056019号  沪公网安备31022102000114号   管理